
前言:
作為新時代教育事業的重要基礎,語文教育在2023年究竟有哪些重要政策、重要態勢、重要格局、重要事件和重要現象?為此,語文報社新媒體團隊發起“2023年度語文教育關鍵詞”征集活動,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,提供數百條熱詞,后經專家評審、總結,同時結合大數據分析,初步梳理出2023年度語文教育12個候選關鍵詞,后經公開投票,最終產生10個關鍵詞。
本次活動得到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語文專委會主任委員、正高級特級教師李明新,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委會秘書長、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朱于國,語文教育家、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余映潮等專家的指導與支持,在此一并表示誠摯的謝意!
根據票數多少,現將2023年度語文教育十大關鍵詞公布如下:
2023年度語文教育十大關鍵詞
一、長安三萬里
2023年暑期檔的一部國風動畫電影《長安三萬里》“火出圈”,被評為語文老師、學生必看的電影,由此衍生出的詩詞課,更是精彩紛呈。
電影結尾,流放的船舶行至古白帝城,暮年的李白面對綠水青山心懷激蕩,調轉船頭之際高聲吟唱:“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。”這一動畫場景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成為本片最經典的鏡頭。
《長安三萬里》讓大家感受到唐代文學的魅力,并告訴我們生活充滿了選擇,遺憾也不過是常態。面對世事艱難,每個人選擇不同,但永遠不要對生命喪失希望。
二、項目式學習
項目式學習是目前全球流行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,2023年尤為我國中小學語文教師關注。語文項目式學習基于問題解決,有較強的內容導向,這種教學方式將項目內容與語言文字運用有機結合,從而讓學生知道能夠運用語言文字做什么,即學生在語文方面應該達到的知識與能力等素養目標。
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是對復雜、真實問題的探究過程,也是精心設計項目作品、規劃和實施項目任務,有效融入語文學科知識的過程。在語文項目式學習中,學生能夠圍繞特定任務,通過自主言語實踐活動,真正將知識內化為能力。
三、小作文
廣義上的“小作文”是指短文練筆或者微型作文,是經過思維構建和語言組織,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。
2023年,董宇輝憑借一段段引起共鳴的話語、一篇篇發人深省的“小作文”直播出圈,得到了不同年齡階層網友的喜愛。他的直播內容讓大家感受到了文字的力量,也讓多年沒有拿起書本的人再次回到了文字的海洋。年底“小作文”登上熱詞榜,有人說文采斐然的“小作文”是一束光,讓很多人在迷茫和挫折中找到了勇氣和方向。
四、讀書行動
“把開展讀書活動作為一件大事來抓,引導學生愛讀書、讀好書、善讀書”是202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一大亮點。3月,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《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》;11月,國家語委發布了關于深入實施“典耀中華”主題讀書行動的指導意見。“方案”和“意見”要求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、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,以及科普教育、各學段閱讀服務、“書香校園”建設等,將課堂教學、課外活動與經典閱讀有機融合,加強對青少年的閱讀指導,為養成終身閱讀習慣打好根基。
五、以一帶三
“以一帶三”由統編版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教授提出,旨在將“語文核心素養”所包含的四個方面轉變為一線教學具體的可操作的內容,進而強調語文學科的本質屬性,糾正某些偏向。具體而言,“以一帶三”中的“一”是指“語言運用”,“三”是“思維”“審美”和“文化自信”。語文教學必須以“語言運用”為本,通過“語言運用”的教學,把其他三方面“帶”進來,彼此融為一體,在不斷的語言實踐中得到綜合提升。
提出“以一帶三”對當下語文教學具有現實針對性,用“以一帶三”來闡釋“語文核心素養”,是希望教學中落實新課標有“抓手”。
六、課堂教學大賽
7月23至31日,第十三屆“萬唯·語文報杯”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在山西省太原市成功舉行,旨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聚焦課堂提質,促進教研聯動,賦能教師成長。本屆大賽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、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編輯室擔任學術支持單位,山西師范大學語文報社擔任主辦單位。各地與會的語文老師、教研員,再加上配合賽課的學生,共計2000多人。黃河新聞網、山西新聞網、人民網、新華網、新華社客戶端、中新網、國際在線等媒體相繼報道了大賽盛況。
近30年來,該項賽事被越來越多的人譽為“中語界的奧林匹克盛會”。截至目前,大賽共評選出近400名獲獎選手,其中不少人已發展成為中學語文界高度認可的名師乃至領軍人物。
七、世界中文大會
12月7日至9日,以“中文服務世界,開放引領未來”為主題的2023世界中文大會在北京舉行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大會并發表主旨講話,他指出:中文是中國的語言,也是世界的語言。推進新形勢下的國際中文教育和世界語言交流合作,需要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努力。
來自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領導人、國際語言文化機構負責人、知名中文教育專家等約2000人出席了本次盛會。隨著中國對外開放步伐持續邁進,綜合國力不斷提升,全球“中國熱”“中文熱”日益升溫,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。目前全球共有190多個國家開展中文教育,8萬多所大中小學及各級各類教育機構開設中文課程,全球除中國外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的人數接近2億人。
八、中小學創意寫作聯盟
11月26日,在吉林長春舉辦的“第八屆中國創意寫作年會(2023)暨第二屆何建明中國創意寫作頒獎典禮”上,中國中小學創意寫作聯盟正式宣告成立。
該聯盟由全國各地多家單位有志之士聯合發起,上海大學中國創意寫作研究院主管。聯盟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遵循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,為黨育人,為國育才;也將以推廣創意寫作理念和手法、助力創造性人才培養為宗旨,不斷創設長期交流、深度研討的機會和平臺,著力探索中小學創意寫作教育的系統解決方案。
九、領航計劃
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服務教育強國、科技強國、人才強國建設,落實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和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》(國辦發〔2020〕30號)精神,建設高質量語言文字人才隊伍,支持人才產出引領性原創成果,國家語委特設立國家語言文字關鍵研究領域領航計劃。
該計劃是國家語委科學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,通過有組織的科研和創新研究,培養造就一批居于國內前列、在國際學術界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和創新團隊,重點支持其圍繞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的關鍵研究領域,集中解決相關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,產出一批標志性成果。
十、十大新詞語
12月16日,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2023年度“十大新詞語”:
以ChatGPT為代表的“生成式人工智能”成為全球科技熱點;“全球文明倡議”有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,展現大國責任和擔當;“村超”因其獨特的民族特色和激烈的比賽氛圍在網上廣受歡迎;“新質生產力”涉及領域新、技術含量高,是科技創新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;“全國生態日”的設立促使全國各地共同守護綠水青山,努力繪制美麗中國的畫卷;在“消費提振年”,諸多引導消費的利好政策出臺;“特種兵式旅游”讓游客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盡可能多地參觀當地的著名景點、歷史遺跡和文化場所;“顯眼包”意義的轉變鼓勵人們勇于表達自我、展示個性;“百模大戰”體現各類“大規模深度學習模型”在應用領域競相發展的態勢;“墨子巡天”是截至目前全球唯一的大口徑兼大視場光學時域巡天望遠鏡,寄托著人類對探索宇宙的期盼。
其他關鍵詞
洪宗禮、支玉恒、靳家彥
2023年,語文教育界連失三位大家,他們是洪宗禮先生、支玉恒先生、靳家彥先生。三位先生的離世,讓人們悲慟不已。他們都是杏壇宗師,改革的先行者,在語文教育園地上深耕一生。他們是中國教育永遠閃耀的星!
“母語大儒,無誨尼山傳萬代;杏壇赤子,鐘情禹域耀千秋。”這幅對聯是洪宗禮先生一生的深刻寫照。洪先生畢業于揚州師范學院,從教五十余年,形成了獨特的洪氏語文教學體系。他是蘇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主編,被譽為“新中國成立60年江蘇教育最有影響的人物”、《人民教育》60年來報道的最有影響人物等。
支玉恒先生為教育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,其教學以新、實、活、深、巧見長,課堂教學設計富有創意,教學風格清新獨特,教學著述頗豐,在小學語文界有著廣泛的影響力。
靳家彥先生是小學“導讀式教學”的創立人之一,他倡導“語思統一、口書并重、內外相通、以讀為本”的導讀法,主張“生活—認識—表達”的作文訓練程序,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。曾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,被國家授予“人民教師”獎章,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。
《漢語拼音方案》頒布65周年
2月11日是《漢語拼音方案》頒布65周年。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的一面旗幟,65年來,漢語拼音已經融入教育、科技、文化以及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,成為以語文現代化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成功典范。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,要充分發揮漢語拼音在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、推進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、賦能數字中國建設、滿足人民群眾社會生活需求、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,助力教育強國、科技強國、文化強國建設,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更磅礴的“語言之力”。
編輯 | 鵑子
校對 | 小清
責編 | 古月
副主編 | 溫鵑 常璐
主編 | 李愛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