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文報官微
語文報微店
作者: 錄入:liguojuan 來源: 2023-11-06 15:53:42
桂海潮:“干就完了”
戴眼鏡,只是航天員桂海潮的一個與眾不同之處,他是教授,是博導,是航天工程等領域的頂級專家。桂海潮一飛沖天,中國航天有了新高度,他自己的人生也有了新高度。
2003年10月15日,航天員楊利偉暢游九天。當時,桂海潮正在云南施甸縣城中學讀高中二年級,聽到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時,他開始對飛向太空充滿向往。
從小,桂海潮對科學就有著濃厚的興趣,一套《中國少年兒童百科全書》是他少年時代最為心愛的科普讀物。在這套書里,他學習到了很多航天的入門知識,特別是看到“中國航天之父”錢學森致力于航天報國的感人事跡后,桂海潮崇拜不已,也在心里埋下航天的種子,學習更有動力。他的一個伙伴回憶,自己經常被父親揪著去看桂海潮刻苦學習,以為榜樣。高考時,桂海潮以優異成績如愿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。
桂海潮一路從本科攻讀完博士學位,繼而赴國外從事博士后研究,并在國際上嶄露頭角。3年后,桂海潮帶著豐碩的學術成果學成歸來,他選擇回到自己的母校,期待用滿身本領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助力。
2018年,國家開始招募第三批航天員,跟以往不同的是,這次選拔的航天員包括相關科學家。桂海潮心花怒放,第一時間就報名參選載荷專家,通過層層嚴苛的選拔后,成功入選。
幸運之外,等待桂海潮的是各種嚴格的訓練。比起從空軍飛行員隊伍里選拔的航天員,桂海潮的體能素質和航天技能就顯得薄弱。對此,桂海潮只說了一句話:“干就完了!”
離心機訓練中,載荷專家選拔標準是6G的過載,比航天駕駛員標準低。但是,入隊后要達到8G的過載。第一次訓練時,桂海潮感覺每一次呼吸胸部都有撕扯的感覺。訓練結束后他馬上找有經驗的師兄們請教,愛琢磨的他很快找出了癥結所在——由于心里緊張、身體素質、技巧不足,從而導致呼吸對抗動作做得不到位。他不斷修正,訓練成績也從二級提高到一級。
野外生存訓練也充滿挑戰。有一次進行兩天兩夜沙漠生存訓練,在距離目的地5公里之處,桂海潮的鞋底脫落了。事實上在前一天,他的另一只鞋底已經脫落,他用軍刀當針扎孔,降落傘繩當線把鞋底縫上了。但現在另一只鞋底也宣告報廢。桂海潮只能穿著“張嘴”的鞋子,忍著滾燙的沙子,堅持走了兩個小時。
經過兩年零三個月的訓練,在地面模擬器做過無數次的操作,桂海潮和戰友成功執行了神舟十六號任務。他乘著夢想之舟,完成了探索之旅,寫下了人生的精彩,也照亮了無數人的夢。
解讀:
“干就完了”,這句話真給力!人都有實現自我的本能需求。怎么才能實現,要有本領;本領從何而來,從艱苦奮斗中來,這是一個人成長的“維他命”。桂海潮的求學之路,科研之路,訓練之路,飛天之路,無不充滿艱辛。他以頑強毅力和犧牲付出,掙得托舉中國航天夢的過硬本領,令人贊嘆。
編輯:小清
責編:溫鵑
副主編:溫鵑 常璐
主編:李愛東